近幾年,找我們團隊詢問「屋頂能不能出租做太陽能」的企業、民眾越來越多。有物流倉庫、工廠、鐵皮製造廠以及一般民用透天住宅,幾乎都聽過有人靠出租屋頂建置太陽能收租金,甚至不用花錢投資。
但每次我們問對方:「你知道這合約通常要簽20年嗎?你了解蓋太陽之後如果屋頂漏水、發電出問題誰要處理嗎?」很多人才恍然大悟。
這篇文章目的是幫你釐清:在屋頂蓋太陽能板這件事有什麼風險、哪些細節容易被忽略?畢竟合約一簽就是20年,了解太陽能的缺點後再決定也不遲。
我們曾遇到屋主以為沒問題就直接簽了太陽能出租合約,結果施工前結構技師勘驗發現屋頂承重不夠,得花額外的費用來補強,費用最後雙方扯不清,工程也延宕三個月。
太陽能板加上結構支架的荷重平均約每平方公尺 15~40 公斤不等,加上台灣常有颱風,需要有足夠的抗風設計。至於每個縣市的建築物設計風力標準不同,可以參考內政部的文章了解。
結構安全不是小事!建議每位屋主在考慮出租前,務必請具結構技師資格的團隊做耐重與老化評估,這筆費用往往省不得。
►若真的不清楚該從哪裡開始評估,我們團隊可以協助你安排屋頂初步檢測與結構技師評估,幫你評估屋頂是否適合安裝太陽能板。
影片解析:颱風天還在擔心太陽能板被吹走?結構安全我們這樣做

太陽能案場合約幾乎都是長約制多數為20年,主要原因是台電提供的「再生能源電力躉購制度」,台電須依該年度躉購費率,保證向民眾收購綠電20年。
簡單來說,就是太陽能電廠建好後可以用固定價格賣電給台電20年。
倘若工廠、建物未來擴建需要增建樓層,結果才發現早期簽的合約沒有約定變更條款,想終止可能還得賠解約金。
很多業主都沒細看「提前解約」、「建物改建」、「租賃權轉讓」等條文,等到真的有事才發現動彈不得。我們的做法是:在合約草擬階段就一條條模擬實際狀況,例如是否能部分解除?是否可轉售給下任屋主?或是回收轉為自用?這些都該白紙黑字寫清楚。
►即便你不熟合約條文,我們的專業團隊都會協助你審查並提醒關鍵條件,確保你簽下去的每一條條款都有保障。

太能陽安裝品質問題,是最多業主吃虧卻最難事後補救的問題。
我們曾遇過屋主找的包工根本沒有結構與防水經驗,結果浪板支架鑽孔未封妥、排水坡度做錯等,短短一年漏水三次。
好的太陽能廠商會主動提供完整的施工設計圖、施工日誌與驗收照片,並使用預埋或植筋工法減少破壞屋頂的防水層,同時也會標明保固期內滲水損壞的責任歸屬與修復機制。
這個問題其實很常見。屋主常聽別人說「我收15%的發電收益」、「我這裡有20%的租金收入」,就覺得合理值應該也要這樣。
但實際上每個屋頂因為大小、方位、日照時間、南北地理位置不同、建物周遭遮蔭情況、浪板或屋頂結構是否需要補強等等,相對的租金百分比及收益差距就會很大。
舉例來說,一個 60 坪的鋼構屋頂,朝西偏北、旁邊又有遮蔽建物,即使出租了,實際年發電量僅有 25,000 度;相對一個同樣面積但朝南且無遮蔽的案場,年發電量可達 35,000~40,000 度。換算下來,租金比例雖然一樣,但絕對金額差很多。
►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屋頂能產多少電,我們提供免費試算的服務,提供你建物的發電模擬報告。
延伸閱讀:太陽能板屋頂划不划算,效益成本一次算給你!

不少屋主是在「朋友介紹」或「網路管道」下與某些業務簽約,卻不知道實際投資者是誰、太陽能的施工廠商是否具備 EPC 能力。我們也接過不少維修案場,完工後就找不到人維運的。
把屋頂出租建置太陽能之前,至少先確認以下5個注意事項:
- 簽約的是誰?施工的是誰?
- 施工的工法如何進行?
- 廠商是否有營運維運團隊?蓋好後如何保固?
- 施作方有沒有案場實績經驗?
- 後續清洗、維修找誰處理?
以上這些都要事前問清楚,這些遠比太陽能板、逆變器品牌型號用什麼來得更加重要。

吉陽在太陽能產業深耕15年,屋主最常遇到的3個盲點
- 只談租金,不談施工或維運細節:許多屋主認為「我只收租金,其他都不管」,但出事時如果沒有明確界定,責任歸屬會變得很模糊。
- 合約一翻兩瞪眼,風險沒對齊:屋主沒法律背景,對方又是口頭講一套、實際合約寫另一套。
- 對方不是EPC廠商,而是轉包方:一旦出了問題,真正該負責的人不見了,屋主求助無門。
我們希望讓屋主知道:不是你要懂每一個細節,而是你找的團隊要能幫你守住細節。
屋頂出租做太陽能的確是種活化資產的方式,但它不是零風險、也不是躺著收錢。
對我們來說,與其只談「要不要做」,不如先談「適不適合做、怎麼做比較安全」。
►如果你對太陽能出租案有疑慮、或想知道你的屋頂是否有發電潛力?我們提供免費屋頂健檢與太陽能發電效益試算
- 我們團隊會到現場勘查,幫你看屋頂是否適合出租或自建
- 提供初步屋頂結構建議與發電收益模擬,讓你的太陽能電廠蓋得安心
吉陽能源 永續未來
讓綠色能源觸及生活,環境與社會邁向永續。